热点关注
地理类研学应该如何行之有效?
来源:
时间:2019-09-20 16:31:37
浏览

最为关键的是,进行研学旅行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时都需要具有地理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而服务的。
2016年,教育部联合11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有这样的表达:“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可见,地理类的活动课程在研学旅行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好的地理类研学成应该是真么样的呢?
最为关键的是,进行研学旅行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时都需要具有地理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而服务的。为了地理研学可以更加集中行之有效,实现育人目的,这里提供几种地理研学组织方式,供大家参考。
1、以乡、县、区等行政区划为单位,建构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
举例来说,平湖市地理教师在县教研员的带领下,根据区域内自然或人文环境的特色,开发了“山海乍浦地理研学旅行”选修课程,区内各学校教师利用假期带领学生在本地进行研学旅行。
2、大力开发研学实践基地的使用方式,定期开展主题研学活动。
例如,浙江省地理学科培育基地——衢州三中与当地现代农业生产转型发展的典范农场建立全面教学合作关系。教师们已组织开展“节水治水”和“生态农业”等农业主题的校外研学活动,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与知名高校合作,设计大学先修类地理研学方案。
杭州二中地理组与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合作,聘请专业地质学教授,设计西湖景区玉皇山及周边地质构造考察研学方案。学生在活动中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组,学习大学地理专业地质课程内容,先后研究了玉皇山的向斜岩层产状、正断层分布、青龙山背斜构造及走向等专业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4、与校外机构合作,开展具有地理特色的活动模式。
近几年暑假,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地理教师与校外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学生在专业地理教师的带领下,沿途开展了地质地貌的成因研究、黄河水质测量、尕海植物观察及标本制作、穿越热带雨林等富有地理特色的研学旅行活动。同时,旅行中还组织了孤儿院献爱心、学校义教、捐建图书馆、景区垃圾清扫等公益活动。活动中学生撰写的研学报告,还获得了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的优秀研学案例成果奖。
各类地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其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多多开展这类研学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文章链接:http://www.wmyanxue.com/viewpoint/293.html
全国研学教育报名咨询热线
400-008-1926
- 一周要闻
- 1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研学导师?
- 2 河南洛阳公布首批文博研学基地
- 3 关注未成年人成长,探寻生命奥秘,九江实验中学科普研学
- 4 中学减负大学加压!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
- 5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的意见
- 6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 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 7 山东省第二批省级研学基地和优秀研学旅行课程评选结果
- 8 乐山新辟6条研学线路
- 9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 10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979号建议的答复
- 11 未名研学2020年高端职位招聘计划
- 12 浅谈疫情对研学旅行安全工作的启示
- 13 权威发布!北京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详细安排出炉
- 14 直面危机、发挥优势,风雨之后终见彩虹!
- 15 教育部党组印发文件要求在教育系统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