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安全教育的载体可以是研学旅行
来源:
时间:2019-08-22 13:30:12
浏览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从1996年起,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火灾火险、溺水触电……儿童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令人心痛!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从1996年起,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然而,现如今,中小学的安全教育还停留在表面,不能很好的开展,那么为什么中小学安全教育还是如此的匮乏呢?
1)家长观念偏差
大部分家长没有安全意识,也没有让孩子学习安全的意识,总认为学习是第一要务。甚至很多家长的安全教育都不达标,在各个方向给了孩子错误的引导。
2)学校安全课形同虚设
在学校,还没有完备的安全教育课程,学校也很少组织学生参加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淡薄。
最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这一规定的实施,使得“急救从娃娃抓起”的理念能深入人心,让急救知识和技能全面普及。
据了解,有关心肺复苏和创伤急救的初级培训内容并不多,一般2-3个课时就可完成,不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业。如果在中小学中开设急救知识培训课程是一项既简便易行又意义深远的好事,同时,将应急救护知识纳入学生日常教学课程。
其实,普及学生安全教育的一大载体可以是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是什么?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学校的安全课程都可以通过研学旅行来完成。不同于普通的旅行,研学旅行教育课程是围绕学校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教学内容定制形成的。杜绝旅而不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研有所思,行有所获”,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通过走出传统课堂,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学生不仅能够自发地学习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也能体会到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去学习新知识的方法,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学旅行独有的特性使得它可以成为安全教育的一大载体。如果在研学旅行中进行学生的安全教育,会使学生更直观、更真切的体验安全的重要性。
文章链接:http://www.wmyanxue.com/viewpoint/135.html
全国研学教育报名咨询热线
400-008-1926
- 一周要闻
- 1 河南洛阳公布首批文博研学基地
- 2 关注未成年人成长,探寻生命奥秘,九江实验中学科普研学
- 3 中学减负大学加压!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
- 4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的意见
- 5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 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 6 山东省第二批省级研学基地和优秀研学旅行课程评选结果
- 7 乐山新辟6条研学线路
- 8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 9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979号建议的答复
- 10 未名研学2020年高端职位招聘计划
- 11 浅谈疫情对研学旅行安全工作的启示
- 12 权威发布!北京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详细安排出炉
- 13 直面危机、发挥优势,风雨之后终见彩虹!
- 14 教育部党组印发文件要求在教育系统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15 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